首页

彩琳系列女王之家

时间:2025-05-25 18:45:29 作者:大型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北京首演 浏览量:39200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胡健 马静波)记者24日从山西省大同市新闻中心获悉,大同市晋剧院创排的剧目《魏碑往事》日前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这也是第一部以北魏历史题材创作的晋剧。

大型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北京首演。图为演出剧照。大同市新闻中心 供图

  晋剧《魏碑往事》以晚年冯太后向其孙儿魏孝文帝讲述沧桑往事的方式,再现北魏王朝围绕汉制改革所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而又疑云重重的惨烈悲剧。北魏名臣崔浩因说服太武帝推行汉制改革,遭到宗室权贵的敌视和反弹。崔浩也终因“国史”和“魏碑”案惨遭灭族。但他的汉化路线却通过其学生冯太后,在后来的岁月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造就了北魏朝的兴旺和中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曹禺戏剧文学奖等荣誉获得者姚金成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平担纲导演。剧中饰演主角崔浩的是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派艺术传人、大同市晋剧院院长孙岚岚。

大型新编历史晋剧《魏碑往事》剧照。大同市新闻中心 供图

  晋剧《魏碑往事》从大同到太原,再到北京的巡演路径,实现了从“地方性知识”到“全国性文化产品”的转化。该剧在保留晋剧板腔体、特技表演等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舞台技术,既满足老戏迷对“原汁原味”的期待,又吸引年轻观众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填补了晋剧在北魏历史题材上的创作空白。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王安奎表示,“当崔浩的唱段在长安大戏院响起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余晖,更是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生生不息的希望。”来自法国的汉学家皮埃尔观演后深有感触地说:“剧中‘碑刻’的意象让我想起希腊悲剧中的命运主题,但晋剧的程式化表演又充满东方哲学韵味。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表达,让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强飑线“横扫”广东 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

“东莞经济稳中向好,依然有较大的人力资源需求。”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表示,东莞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节后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超过16万人,其中技工需求2.58万人,同比上升24.79%。

一年盗水5000余吨!起底“免费洗车”背后的门道

三轮巡检完成后,属地燃气服务中心会根据巡检情况和隐患消除情况整理汇总,为小区形成燃气安全专项“体检报告”,全面分析社区或小区内居民用户巡检情况,隐患情况以及拒绝入户、拒绝消隐等案例,为后续开展工作提供基础。

巴西教授:中国制造让巴西普通民众也能买得起电动汽车丨世界观

以“活”方式激发青年兴趣,增强思政教育的魅力。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思政课要讲到学生心里去,关键在于“讲深、讲透、讲活”。在“大思政课”的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话语表达与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变得有趣有味。利用短视频、直播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国家发展的故事,展现时代精神的风貌;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奋斗经历与人生感悟,让青年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奋斗方向。注重方式方法、推动改革创新,开展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提供更为多元化的课程体验,方能持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有共鸣、品起来增回味。

医院急诊跌伤病人增多 医生建议出行模仿企鹅步

走进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记者看到,千亩再生稻田披着金黄色的外衣,稻穗随风摇摆,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与此同时,今年的冬种油菜移栽种植工作也同步进行。翻耕、起垄、施肥、播种,六台机械轮番接力,不一会儿又种满了油菜苗。据了解,从10月中旬开始,当地种植户就一边收割再生稻,一边播种油菜。与以往种植单季稻相比,每亩可降低成本500元左右。

开启终身学习全球合作新篇章 2024数字化终身学习国际会议在沪举办

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是企业。如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有机硅一体化这样的大项目选择落地兰州新区绝非偶然。该公司总经理梁平坦言,投资兰州新区,最主要的吸引力是营商环境、办事效率和优质周到的服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